中国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创作成果展在天山天池开幕
新疆翻译公司推荐
天山网讯(记者李娟摄影报道)一件件挂饰色彩斑斓,一个个挎包典雅不失风味……6月1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创作成果展暨哈萨克毡绣和布绣培训教学成果巡回展在天山天池哈萨克民俗风情村举行。
本次展览共展出学员作品150多个品种,多以功能性、实用性产品为主,可细分为日常家居用品、文化旅游产品和区域文化礼品三大类,其中日常家居用品有近100个品种。展现了学员们的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
来自木垒的学员巴利江指着自己的作品说:“这里是旅游区,会有很多国内外的游客欣赏到哈萨克族刺绣,从而了解到哈萨克文化。今天看到自己的作品摆在这里展出我好激动。”
本次展览主题是“固本培元•天鹅绣”。白天鹅是哈萨克族的图腾,“哈萨克”的汉语意即为“白天鹅”,“天鹅绣”即哈萨克族刺绣之意。据介绍,从展品风格上来说,学员作品的图案元素、配色、针法、绣法、主要材料等全部来自传统,但本次培训所使用材料的品质更为优良,不仅增加了布的种类,还增添了很多辅料;不仅着重呈现非遗产品的本色之美,还立足凸显高校用设计的力量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方面的价值。
国家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目的旨在通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产品开发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我国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实现非遗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石河子大学是首批承担该计划的57所高校之一。本期培训3月14日开始,学员共有48名,主要来自兵团农六师北塔山牧场、昌吉地区木垒县,主要由刺绣合作社负责人、合作社成员以及在家刺绣的哈萨克族家庭妇女构成。
石河子大学非遗研究中心文创设计研究所所长朱占中介绍到,通过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学员们在文化艺术素养、工艺技艺水平、创意设计研发、生产经营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升。“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的实施,将有效提高传承人群的学习能力、传承水平,促使传承工艺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相应带动千家万户就业,促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迈上新台阶。
——新疆翻译公司
译声新疆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新疆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