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翻译公司 乌鲁木齐翻译公司 新疆翻译公司
123

追寻先烈足迹,传扬红色精神

新疆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天山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7月4日,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在烈士事迹陈列馆向参观人员介绍共产党人早期来到新疆参加工作的历史事迹。

  新疆网讯(记者贾梦妍 刘志龙摄影报道)在乌鲁木齐市南郊燕儿窝路,坐落着一处占地900余亩的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陈潭秋、毛泽民等93位革命烈士。这座建成于1956年7月1日的陵园,走过了60年光辉历程,这里作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近年来,年均接待参观祭扫人群达42万人。

  1943年9月27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潭秋以及优秀共产党员毛泽民、林基路,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残忍杀害,尸体埋葬于迪化(乌鲁木齐)郊区的六道湾荒山坡上,为了缅怀革命烈士,1954年,新疆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建革命烈士陵园的决议案,1955年,经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批准,组建陈潭秋等烈士移葬委员会,正式修建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时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的王恩茂任移葬委员会主任。

  1956年6月25日起,移葬委员会开始在六道湾寻找烈士遗骨,并进行启坟、入殓。

  有历史记载,当年为烈士安葬地选址时,移葬委员会曾先后踏勘过野营地、水磨沟温泉后山、黑山头、仓房沟等多处地方,但最后定址在燕儿窝,因在古籍中,“燕”字含有“安息”之意。

  1956年7月1日,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在燕儿窝落成,据当时新疆日报报道,第二天,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各族群众就在人民广场举行了隆重的烈士送葬大会。

  当时的烈士陵园很简易,由烈士墓碑和纪念广场组成,烈士墓碑碑体用水泥制成,墓碑上用维吾尔文、汉文篆刻着烈士姓名及生平简历,纪念广场在墓碑前,可容纳数千人。

  到了80年代,烈士陵园开始重建、续建一批园内设施:陈列馆动工修建、陈潭秋烈士雕像落成并揭幕,同时期建成的还有接待室、烈士骨灰室等。

  而如今大家所见到的烈士陵园新貌,如陵园大门、《红色记忆》雕塑墙等,多为2000年以后建设完成的。

  据统计,各级政府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区累积投入建设资金3820万元,新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6148平方米的纪念广场、维修改造10位烈士墓碑、园区围墙、道路及陈列馆改造布展等项目。

  市烈士陵园主任赵丽华说,作为传扬红色精神的阵地,园区在不断完善它的功能,让烈士陵园成为培养全市各族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革命传统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基地。

——新疆翻译公司

 

译声新疆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新疆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


发表评论: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